看完央视热播剧《蛮好的人生》,主角胡曼黎的高能量留给人深刻的印象。
从中专毕业的前台,到年薪百万的金牌销售。面临离婚失业的双重打击,却永不言弃,靠着自己的双手,再次从低谷里爬起。
然而,故事的开头也告诉我们,即便有着蓬勃的生命力的胡曼黎,在遭受婚姻背叛时也怕离婚。
发现丈夫出轨后,她变得软弱无比,一而再再而三的放低姿态挽救婚姻。
不是精心打扮,准备烛光晚餐,向对方道歉表示结婚多年,自己忽略了对他的关心。
就是在丈夫当年求婚的桥上,拉着丈夫的情人跳桥,让对方二选一以挽救婚姻。
直到丈夫拉着情人离开,留下变成落汤鸡的她,她才意识到这段婚姻早在她还没有发现的时候,被丈夫单方面宣告结束。
胡曼黎的离婚,是接受事实后的清醒转身。
但倘若对方没有离婚的念头,即使相看两相厌,这段婚姻或许也能勉力维持一段时间。
就像学者潘绥铭在说完“中国的夫妻里,只有30%是真的相爱过,剩下的70%根本就没有爱情”的后半句:
“只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过下去。”
现实生活中的中年人不如电视剧中的主角洒脱,分床分房已成家常便饭,婚内单身正在成为夫妻生活的流行。
我们不难发现,在离婚的选择之外,越来越多的中年夫妻正在探索不离婚也能过的生活方式。
他们想离婚,也怕离婚。
在和Deepseek聊天的过程中,它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告诉我这个原因:
中年夫妻对离婚的恐惧程度,本质取决个人在婚姻中承担的成本与风险。
换言之,谁承受不了失衡的代价,谁更怕离婚。
而一段相互嫌弃却不愿意分开的婚姻,内部早已实现了微妙的平衡。
曾经看过一个已婚独居女性的故事,她和丈夫分居三个多月。
婚姻里的烦心事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身心健康,食欲不振,常常失眠,情绪不稳定。
即便如此,她也没有下定离婚的决心。
因为,不是没有不能离的理由,只是也有很多不离的念头。
一是情感账户还有余额,丈夫并不是无药可救;
二是两人奋斗多年买了房,她的付出也不少,还没有收获,也不舍得放手;
三是意识到离婚不代表结束,也可能是麻烦的开始。
从年龄层面上考虑,今年35岁的她未来想要再婚并不容易,不想找年纪比自己小的,也不想嫁给离异带娃的,想找自己年龄相仿或离异无娃的,难度高,概率低。
何况,离异大多各有各的问题,二婚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人。
没有了已婚的身份,她要面临现实的诸多考量,迎来35岁的全面重启。
离婚很简单,重启却不容易。
大多数人都是按照“社会时钟”走的,到了什么年纪做什么样的事情,期待看到男性婚姻稳定,不看好女性离异重启。
30岁之前,成家立业,养育孩子。
30岁之后,拥有稳定的事业、美满的家庭,便能够在他人面前树立一个成熟可靠的社会印象。
在他人眼里,离异等同于脱轨的生活,往往会得到审视与议论。
大龄不婚的身份,也会徒增不少烦扰,求职面试时都会得到用人单位的“关心”。
倘若离异带娃,还需要承担经济上的双倍压力。
即便社会观念不同以往,没几个人在意,但是那些扪心自问的瞬间,仍有不少人会介意,无法放过自己。
选择离婚,是为了自由;不想离婚,是为了当下的安稳。
体面,是中年人的最后底线。
中年以后,会看淡一切关系,认清婚姻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发现身处其中的我们只是一个又一个普通人。
自己不是“忍者”,伴侣也不完美。
有时候劝自己能忍则忍,有时候在无法忍耐的时刻一遍遍问自己:
离婚了,会比现在过得更好吗?
这对于每个人来说,答案不尽相同。
有人将离婚视为解脱,如自驾游阿姨苏敏,人过五十后意识到婚姻是困住自己的牢笼,踏出去第一步,迎接新生。
也有人在权衡利弊后,看清婚姻里已经有自己想要的一切。离开,未必能过得更好。
38岁的方芳坦陈自己与丈夫的婚姻是无性也无爱。他们可以好几天不发一条信息,在同一屋檐下的时候,也不同房。
如同陌生人般的相处,但两人从未想过离婚。
因为孩子需要人抚养,也因为自己习惯了当下的生活。
“我们有三个孩子需要养,要是离婚,我一个人挣钱养家太辛苦,也不用想着他离婚后能爽快给钱,有了新的家庭,他只会在自己的新家庭上花钱;
我不想和人再婚过日子,那离了也是一个人过,不离也是一个人过,为什么要离呢?”
如今的她学会了在婚姻里过好日子,不被他人左右情绪。
孩子上学了,她便去工作、养花、做蛋糕……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
作家苏岑说过:
“人到中年,婚姻多半已死。只是困于责任、子女,以及眼前稳定的生活而捆绑在一起。
谈离婚代价太大,谈爱情又像个笑话,渐渐地处成了只谈事不谈心的关系。”
中年人的婚姻,往往离不开照顾孩子、赡养老人,维持当前的生活水平。
比起风花雪月,日常中的柴米油盐更需要人精打细算。
离婚需要承担的代价太高,风险太多,而自己的生活经不住那么多的风雨。
但无论离婚还是不离婚,都谈不上对错与否。正如那句话所说,离婚是为了幸福,选择不离婚也是为了幸福。
因为说到底,要过好日子的前提就是无论和谁过,先过好自己,不受他人的影响。
婚姻已死,人更要好好活。
台剧《童话故事下集》讲述了一对年轻夫妻的婚后生活故事。
36岁的宜玲结婚三年,每七天都有一次想离婚的念头。
和婆婆同住想离婚。
每天早上五点,婆婆会进小夫妻俩的卧室收垃圾,边收垃圾边聊天,勤劳得连儿媳妇宜玲的内衣都要亲手洗外加水煮。
丈夫不作为时,想离婚。
三十多岁的丈夫日常要接受亲妈的喂食,宜玲提起的搬出去住在他那永远没有下文,交代他做家务,他也总是一拖再拖。
除此以外,被催生时想离婚,被婆婆在街坊面前说闲话时想离婚……
但永远在想离婚的宜玲在想好了离婚宣言后,还是选择回到婚姻,回到原本的生活轨道里,和公婆同住,应付亲戚邻居的八卦。
回归家庭的选择源自于她内心对家庭完整的渴求。
就像在被问到结婚后“幸福吗”时,林宜玲的回答:
“我们是蛮常吵架的啦。每次吵架的时候,我都会想:‘我自己一个人不是比较轻松吗?干嘛要结婚啊?’跟另外一个绑在一起,真的好累哦。可是如果我们一起渡过难关,我又会觉得有点幸福。
可能结婚就是这样吧,可能结婚不是完全的幸福,可能只有我们一起努力往前进,想办法更靠近幸福一点而已。”
生活不是爽文,每个人也不是大女主大男主。
会吵架,会和好,会在鸡毛蒜皮中消磨激情,又会在无数个庸常日子中凝结成踏实的亲情。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明白,我们无法停留在纠结人或事的对错上,只能在磨合和包容中,找到生活的智慧。
能走到最后的婚姻是失望的堆积,也是希望的不断出现。
看到过一位网友的留言,心里很受触动:
“其实结婚就像上班,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谈不上多热爱这份工作,没离职是因为还没到完全忍受不下去的程度。
生活琐事就像各种突发性的烦人工作,忍耐不是什么贬义词,只是大家的反应不同。
有人会受不了、爆发、大喊我不干了然后跳槽,有人选择从始自终当个自由职业者,但也有人情绪平复后仍然想要继续工作,因为觉得还有这样或那样值得自己留下的理由。
这没什么。”
事实上,中年人的婚姻,离不离婚已经不重要了。
没有离不掉的婚,只有还想不想过下去的人。它是不是好选项,全看你自己。
有人会发现会有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伴侣的帮助;有人会明白,“伴”也是“绊”,有些人注定无法同行,有些难关总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
当你全力以赴爱自己时,婚姻只是一件小事。
当你遭受坎坷,回过头来会发现再大的难关,也只是四个字:
“这没什么。”
黄有龙的族亲讲述:他从未带赵薇回湖南老家,赵薇与黄家人来往少
194资讯2025-05-06《“骗骗”喜欢你》海外定档 美澳英加等多地上映
157资讯2025-05-06人气碾压周杰伦的妈届顶流,凭什么敢卖2024内娱最贵的万元演唱会票?
151资讯2025-05-06痛别!著名相声、快板演员张金铭先生逝世
148资讯2025-05-0665岁倪萍含泪曝蔡磊近况:头抬不起来,说话困难!已签署遗体捐赠
147资讯2025-05-06跳水冠军龙道一:用体育和说唱诠释中国精神与文化自信
147资讯2025-05-06张泽群晒与朱军周涛董卿同框照,四个人一起朗诵诗,真是其乐融融
147资讯2025-05-06湖南台跨年夜惊险一幕:王一博安全扣没扣紧,腾空吓哭何炅等人
145资讯2025-05-06大S夫妻跨年,疑似保姆抱2岁的孩子出镜,孩子扭头看向S妈
145资讯2025-05-06马苏红裙亮相迎新年,吊带装扮明艳动人
143资讯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