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水饺皇后》,恍惚间有一种提前过年的感觉。
各种催泪剧情,各种正能量输出,这太像一台春晚小品了,而且这回大家真的一起包饺子。
作为主旋律励志影片,《水饺皇后》没啥毛病,只不过,我没法被这样的影片打动,就好像我没法被如今的春晚小品打动。
春晚小品的常客马丽,这回似乎把过去演喜剧攒下来的眼泪一股脑释放出来。
演的是真好,就是情绪给的太多,就像剧里面出现的饺子,看到最后有点儿噎得慌。
主人公太完美
YIQIYINGCHUANG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这种改编有利有弊。好处是剧情不会脱离实际,坏处同样也是剧情不能脱离实际。
所以如果现实中的真人真事并没有那么跌宕起伏的经历,那么电影里的故事就只能跟着归于平淡。
《水饺皇后》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影片后半段随着主人公的事业步入正轨,剧情几乎变成了企业宣传片。
所以电影相对好看的地方集中在了影片的前半部分。
说实话作为香港导演,刘伟强对于七十年代的内地了解不多。因此呈现出来的内地故事有点儿虚,感觉像是对不上焦。
不过剧情一到香港,就到了刘伟强的舒适区。TVB的老戏骨们这么一拥而上,七十年代香港市井风情一下子就出来了。
收租的红姐、卖笑的珍姐和露丝、摆摊的糖水伯、落魄大少金先生夫妇、古惑仔志雄哥……还有被追得满街跑的“走鬼”(流动摊贩)……
对了,还有姜大卫。镜头先给到了当年香港当红小生阿尊的照片,然后镜头一转,我们看到了阿尊本尊,一时间还有点儿恍惚……
这一部分,再加上时不时穿插的关于时代变迁的黑白影像,让这部戏有了几分当年香港传记片的风采,比如《雷洛传》,比如《跛豪》。
然而这些极富时代风情的情节,最终被臧姑娘的光辉形象给淹没了。对主人公毫无瑕疵的塑造,让影片失去了真实感。
比如说臧姑娘给饭店刷盘子被撞导致骨折,相关部门判定对方赔付一个月薪水外加工伤赔偿。结果臧姑娘只拿了薪水,没拿工伤赔偿,还说我只拿我应得的。
塑造人正派没有这么塑造的,工伤赔偿那也是你应得的。而且你还有两个孩子要养,这样的情节已经不符合人之常情了。
如果连合理的赔偿都可以说“不该拿的不拿”,那后面违法摆摊做“走鬼”怎么就干了呢?这不矛盾吗?
这样一味把主人公塑造得没有任何瑕疵,就会让人物看上去失去了真实的质感。所以尽管主人公被浓墨重彩地渲染,却远没有香港那帮市井中人来的鲜活。
而接下来,故事就开始不断上价值。与日资企业合作时分毫不让地维护民族品牌,要让全世界都像知道披萨和汉堡一样知道中国水饺。
尽管我相信这都是现实中可能发生的故事,但以这样宣讲式的方式表达,就给人一种强行上价值的感觉。就好像春晚小品结尾的催泪桥段,很难让人感动,甚至让人感到尴尬。
女性群像太唯美
YIQIYINGCHUANG
除了塑造主人公的创业史,导演也试图以群像的方式创作一部女性史诗。
故事首先将出场的女性们都置于一个悲惨的境地,有的人婚姻不幸,有的人境遇凄凉。
主人公臧姑娘,去香港投奔丈夫,却发现丈夫早已另娶,理由是她生不出儿子。臧姑娘可以和丈夫一块去泰国,做妾。
这当然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臧姑娘所不能接受的,于是她和丈夫分道扬镳。并掷地有声地扔下一句话:不是你丢弃了我们,是我们不要你。
同样婚姻不幸的还有落魄大少金先生的妻子,因为丈夫不顾家里反对与出身底层的她结婚,结果这就成了她容忍丈夫家暴、赌博,搞得倾家荡产的原因。
这理由背后那极度的自卑让人难受,她已经在这段关系中彻底失去自我。而最终她竟然选择自杀来成全丈夫能够回归家族。
这个角色成了臧姑娘的对照系,或许臧姑娘当年选择跟丈夫去泰国,就会是这样的下场。
故事中的另一群女性,红姐、珍姐和露丝,则是一群风尘女子。故事对这群女性给予了足够的同情,甚至通过红姐丈夫之口,说出养活自己没有什么丢人的观念。
说实话这观念未免有些过于超前。尽管目的是想衬托臧姑娘做小贩不丢人。但这两个行当恐怕无法相提并论,前者无论如何都是对女性的侮辱与伤害。
而臧姑娘本人,则将自力更生演绎到了极致,导演甚至替她拒绝了一段很不错的感情,进一步成就了她完全不依靠男人的女性奋斗立场。
当然我也不敢说真实的历史中没发生这样的故事,毕竟她拒绝的那位警察在现实中也有原型。
这也是这部电影对于女性群像塑造所出现的问题,过于同情,过于美化,反而让故事失真。让观众看不到在那个环境下女性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哲学。
马丽表演太用力
YIQIYINGCHUANG
都说喜剧演员演正剧属于“降维打击”,马丽再一次证明了这个观点。
这是马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挑大梁,和她的戏份相比,其他演员基本上都是电影里的“匆匆过客”。
说实话,内地演员在香港电影里总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就是你会很明显地感觉他们融不进香港电影的氛围当中。
这一点可以参考巩俐的《唐伯虎点秋香》和陈道明的《无间道3》,他们这样的演技派也会在香港电影里给人格格不入的感觉。
《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究其原因,就是香港演员和内地演员分处两个表演体系,香港演员更市井化生活流,内地演员更舞台化戏剧化。
不过在《水饺皇后》里,这个差异反而成了加分项。因为主人公臧姑娘本身就是内地人来香港打拼。。
在一众香港演员包围中,马丽更加舞台化的表演方式反而体现了人物难以融入环境的状态。
有趣的是,两位小演员一口流利的粤语正好说明孩子融入环境要远比成年人容易得多。
反倒是朱亚文扮演的香港警察,又遇到了内地演员的普遍问题——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阿sir。
尽管人物本身的经历中和了内地演员在港片中的不适感,但我还是要说,马丽的这次表演有些用力过猛。
她似乎太珍惜这次独挑大梁的机会,在观看马丽的表演时,我能明显感觉到她想要把每一次情绪表达都给足,拉满。问题是拉的太满了,就会看得很累。
换句话说,马丽的这次表演,太用力了,缺少了自然和克制。这在舞台上或是喜剧中自然问题不大,但是演一部正剧,表演需要的不是“炸裂”,而是准确。
相比之下,惠英红的表演就要准确得多。
当然,我并不是否认马丽的演技,尽管过于炸裂,但马丽也是在加量不加价地证明,她的演技hold住正剧绝无问题。
只不过呢,马丽过于炸裂的表演,加上过于光辉的人物形象,加上过于密集的催泪情节,加上过于直白的价值观输出,让这部电影最终变成了一个超长的春晚小品。
而如今春晚小品的问题就是,虽然没毛病,但是没意思。
黄有龙的族亲讲述:他从未带赵薇回湖南老家,赵薇与黄家人来往少
192资讯2025-05-03《“骗骗”喜欢你》海外定档 美澳英加等多地上映
153资讯2025-05-03人气碾压周杰伦的妈届顶流,凭什么敢卖2024内娱最贵的万元演唱会票?
149资讯2025-05-03跳水冠军龙道一:用体育和说唱诠释中国精神与文化自信
146资讯2025-05-03痛别!著名相声、快板演员张金铭先生逝世
146资讯2025-05-0365岁倪萍含泪曝蔡磊近况:头抬不起来,说话困难!已签署遗体捐赠
144资讯2025-05-03大S夫妻跨年,疑似保姆抱2岁的孩子出镜,孩子扭头看向S妈
143资讯2025-05-03张泽群晒与朱军周涛董卿同框照,四个人一起朗诵诗,真是其乐融融
143资讯2025-05-03湖南台跨年夜惊险一幕:王一博安全扣没扣紧,腾空吓哭何炅等人
142资讯2025-05-03马苏红裙亮相迎新年,吊带装扮明艳动人
139资讯2025-05-03